返回

梗齋 第1章 尊嘟假嘟在線免費閱讀

昔有言葉村,地處深山幽穀之中,村民以誠相待,言語重於泰山。然世風日下,忽有“尊嘟假嘟”之語傳入,乃諧音“真的假的”,實為戲謔之言。此語一出,村中少年趨之若鶩,乃至成人亦喜用之,以為笑談。

一日,烏雲密佈,狂風大作,天地間似有異象。村中長者疑為不祥之兆,聚於祠堂商議對策。未幾,風雨驟歇,天際現彩虹,而一怪人自彩虹端踏步而來,其形貌非凡,衣著古樸,麵無表情。

怪人至村中,每聞人言,便問:“此尊嘟假嘟乎?”村民初以其為瘋癲,未予理會。然怪人日夜糾纏,不離不棄,久之,村民漸感不安。有好事者試探以虛言對之,怪人即悲歎曰:“世情薄,人情惡,尊嘟假嘟,何足道哉!”聲若幽穀,聞者心生寒意。

月餘,村中牲畜頻亡,莊稼凋零,疫病四起,村民恐慌。長者再聚祠堂,決意尋求解決之道。或議設壇祈福,或議結隊驅逐怪人。正議論間,忽聞門外喧嘩,怪人竟自行至此,身披月光,狀甚威嚴。

長者問其來曆,怪人答曰:“吾乃天界‘真假使者’,因人間多虛言妄語,特來懲治。”村民驚惶,不知所措。使者續曰:“‘尊嘟假嘟’之語,出自汝等口中,久之真假不複存,恐隻餘尊假調笑,儘顯人心之迷惘。嗟夫,真假之辨亦能以戲謔之語調侃呼?今吾願以此為契機,助汝等明辨真假。”遂取出一鏡,名曰“明心鏡”。

真假使者以鏡照人,真心真言者,鏡中顯金光璀璨,疫病頓消;虛言偽語者,則露暗色陰沉,病痛愈盛。村民逐一受照,內心所思無所遁形,福報惡報接各自受用。經此一事,村民皆悟,從此慎言謹行,不再輕信傳言,亦不再妄用“尊嘟假嘟”。

使者見使命完成,化為一縷清風,消散於夜空。而言葉村自此和諧安寧,再無怪異之事發生。後人記其事,流傳至今,以為世人警醒:言語如刀,一言既出,駟馬難追。當以真誠為本,方能免遭禍患。

原梗介紹:(“尊嘟假嘟”是一種流行的網絡諧音梗。

這個梗起源於博主“伯恩山bot”的創作,它模仿了小狗或小貓說話時的可愛語調,通過諧音的方式表達了“真的假的”這一含義。這個詞彙因其獨特的發音和幽默感,在網絡上迅速流行起來,成為了許多網友交流時喜歡使用的詞彙。

此外,這個梗還體現了網絡文化中的一種幼態蠢萌型審美傾向,即通過使用類似幼兒語言的語氣詞,如“嘛”、“呐”、“呀”、“呢”、“噠”等,來營造一種緩和、可愛、容易接近的交流氛圍。這種語言風格不僅能夠增加交流的趣味性,還能在無形中拉近人們之間的距離。

值得一提的是,“尊嘟假嘟”因其廣泛的傳播和流行,被三聯生活週刊評為2023年度十大熱梗之一,這也反映了網絡文化在當代社會中的影響力和普及程度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