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金針花 第1章 母親的家鄉稿在線免費閱讀

高德光作品《金針花》第一集 母親的家鄉

“一水回還渡,山多路易窮,危岩頂上壓,斷岸足邊空,高鳥飛難渡,單車轍不通,可憐宋君相,坐失此關雄”。此八句出自北宋——粘罕的五言古詩。

這就是我母親的家鄉一一武鄉南關村,這個村莊以其獨特的風景和黃土坡特征,被譽為“小江南”太行山脈中的瑰寶-----中國的太行山脈,隱藏著一個美麗的小山村。

“小江南”這個名字,詩意地描繪出了這個地方的美麗。江南的景色常常是人們心中的理想之地,水鄉的煙雨、青山、綠水,都讓人嚮往。而這個隱藏在太行山脈的小山村,也有著江南水鄉的影子。村莊坐落在山腰,房屋錯落有致,黃土坡的特征明顯。這裡的房屋都是用當地的黃土和石頭,木材建造的,曆經風吹雨打,依然堅固耐用。村莊周圍是茂密的樹林,四季常綠,給這個地方增添了幾分神秘和生機。

這裡曾經是皋狼國的都城,北宋的上黨門戶,是進入中原的咽喉之地,素有“一夫當關,萬夫莫開”之稱謂。民國初年,閻錫山修建的鐵路就路經南關村這裡。南關村距北界祁縣,西臨平遙,立村商週年代。

因地理位置,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。武鄉南關村,山清水秀,人傑地靈,村莊緊靠東山黃土,地勢陡坡。村莊的房屋錯落有致撒落在似坡似地的緩坡上。在村北鄉間的土路坎下,有一條河,是昌源河,寬幾十米,長達五十多公裡。形似遊龍,彎彎曲曲,穿過田野,一直向前流淌著……。

昌源河是位於武鄉、祁縣、平遙、三地交界的母親河。這條河是日日夜夜,四季流淌不斷的河,幾千年來養育了太行山一代代兒女。曆史上曾出現過無數的傑出名流,賢臣良將,仁人誌士,文豪巨匠。唐朝詩佛.王維,他的血液裡灌注了昌源河的水,纔有著詩中畫,畫中詩的天人意境。花間派詞祖,溫庭筠,詞藻華麗,溫情婉約,美不勝收,是昌源河的精魂流出他筆下的華文。從小生長在祁縣河灣村的【羅貫中】就是在昌源河岸,玩耍戲水,自小裝有胸中江湖,後來寫成了膾炙人口的《三國演義》。

春天,昌源河裡遊著無數的小魚兒和激打著美麗的浪花,就像小孩子一樣,你追我趕,在追逐,在嬉戲。小河邊的野花在頻頻點頭,彷彿在對小河的奏樂嘖嘖稱讚。河床濕潤,水草綠蔭,兩岸佈滿了天然繁殖的大小叢草樹木。其中有許多桃杏樹,楊柳樹。早晨的太陽升起來,將溫暖的陽光照射在昌源河麵上,清澈透底,銀光閃爍。能看到水底鋪墊著一片一片無數奇形大小不同的鵝卵石,像水晶似的光滑透亮。河水清澈見底,就像一麵明鏡映著每個路人的臉龐。

河岸上桃花盛開的時候。桃樹倒映,綠意蔥蔥,天上的雲彩像一團棉花糖,飄來飄去,鳥語花香,芳香四溢。跨過小河北是一座靜靜的太行山。這座山為南關村山莊遮風擋雨,給人們帶來了無窮的快樂和好風水。